[鼠眼观市]选择合适的指数

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是中国股市里影响最大的两个指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深市龙头深发展的地位、成长性和人气都远超沪市龙头四川长虹,当时的股民大都更关注深证成指。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深市主板停发新股,大量央企登陆沪市,使得沪市市值远超深市,上证综指也逐渐取代深证成指成为A股的风向标。

然而,按照代表市值来选择参考指数,一定是合理的吗?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A股历史上几次大牛市中这两大指数的对比。

1997年,以发展和长虹为龙头的绩优股牛市中,深证成指最高涨至6103,相比之前的历史高点几乎翻倍。但上证综指在1510点见顶,未能超过1993年的高点。

1999年到2001年的网络股行情中,上证综指创下历史新高2245点,而深证成指最高仅5091点,未能超过1997年的高点。

2006年到2007年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全面牛市,即使最弱势的股票也有翻两三倍的表现。这一次,两大指数在2006年底同步刷新历史新高。

2009年开始的恢复性牛市中,上证指数在当年8月就已见顶,而深证成指直到12月才见顶,中小板指数甚至在次年4月创下历史新高。

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2006年到2007年那场罕见的全面大牛市,在其他的普通牛市中,沪市和深市都有着明显的强弱差距。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例如2000年前后,网络股龙头东方明珠、上海梅林身处沪市,而当时占据成指权重逾20%的深发展未能再续高成长神话,业绩年年退步,导致沪强深弱;去年的恢复性牛市里,市场活跃资金不足,难以撬动日益庞大的沪市权重股,于是纷纷追逐深市的中小盘成长股,使得深强沪弱。

这些历史提醒我们,在不同的时期,我们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参考指数,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股市的脉络。如果在1997年盯着上证综指,或者在2001年只看深证成指,你说不定会疑心自己是不是身处牛市。

那么在当前市场中,我们的参考指数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深证成指比上证综指更合适,原因如下:

  1. 近一年多来,A股一直保持“深强沪弱”的格局,如今深成指已收复120日线,沪指却还在30日线上下挣扎。
  2. 每日成交金额有限,沪市权重股所占比例太大,不易炒作。
  3. 沪市的交投活跃度远低于深市,换手率不及深市的1/3,有时甚至连成交金额都不如深市。
  4.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中的成长股大多集中在深市,相反传统产业则主要聚集在沪市。

因此,在未来的牛市大三浪里,深证成指必定会超过两万点,甚至走得更远;但沪市要想收复6124点,说不定会拖到数年后的新一轮牛市才实现。

最后要说明的是,正如道氏理论中所说,“不是一种指数就可以单独产生市场趋势的有效信号”。选择一个合适的参考指数,只是把它作为判断未来趋势的主要参照,我们仍然需要用另一个“次要指数”来验证主要指数的趋势。具体到现在,即使我们主要关注深证成指的趋势,也要注意上证综指是否会被牵引着向其靠拢。如果沪市的趋势出现意料之外的变化,同样要警惕深市变盘的可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