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眼观市]为“新股发行市场化”叫好

近段时间,“新股发行市场化”的威力开始逐步显现。以近60倍市盈率发行的光大证券首日涨幅仅30%,其后最低跌至距离发行价不到1元钱;本周星期四上市的四只小盘股更令炒新者失望,尽管大盘暴涨130点,禾盛新材、星期六却只收获逾20%的涨幅。

继续阅读“[鼠眼观市]为“新股发行市场化”叫好”

[鼠眼观市]谁从泡沫中获益

我早已说过《中国没有“政策市”》,所以最近大家看到中国北车、中冶科工相继过会,招行、万科接连出台巨额再融资计划后,不应感到过分惊奇。别忘了,去年IPO暂停是在九月中旬大盘跌破2000点、累计跌幅逼近70%后;现在股市还高高地矗立在2800点上,跌幅还不到20%,能指望企业老总们放弃这一难得的输血良机么?

继续阅读“[鼠眼观市]谁从泡沫中获益”

[鼠眼观市]留一份清醒

经过本周后两日的反弹,无论是财经媒体上抛头露面的机构分析师,还是草根论坛上出没的算命先生,对后市持乐观态度的言论都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即使是偏向谨慎的观点,往往也只认为市场将“二次探底”,依然看好调整后的中长期走势。

继续阅读“[鼠眼观市]留一份清醒”

[鼠眼观市]中国没有“政策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股市被扣上了“政策市”的帽子;并且“三人成虎”,不少天真的新股民和健忘的老股民还真以为政府高官的金口比市场中的万亿资金更管用。一个典型特征是,许多股民在分析未来走势时,常常用“为了XX,所以XX”的句式,比如“为了保证IPO顺利进行,所以股市不能跌”、“为了奥运期间的稳定和谐,所以股市一定要涨”。就好像股市是政府写的一本小说,他们怎么高兴就怎么写。

继续阅读“[鼠眼观市]中国没有“政策市””

[鼠眼观市]莫把病牛当金猪

大多数股民总是健忘的。面对七万亿新增信贷造就的资本盛宴,“价值规律”再一次被人们抛诸脑后,就像他们在2007年所做的一样。重返3000点已不能满足人们贪婪的胃口,许多人开始幻想4000点、5000点甚至6124点。

继续阅读“[鼠眼观市]莫把病牛当金猪”

[鼠眼观市]加入打新一族

股市牛气冲天,我的资金却躺在银行里睡大觉,母亲对我的“无动于衷”非常不满。然而,母亲也知道,让我购买那些“市梦率”的牛股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她提议我至少去打打新股。经过五分钟的谈判与商讨,我想通了,在一级市场里试试手气确实应该比存定期更有乐趣。于是,我只好顶着40℃的烈日去银行把定期转为活期,从下周三的中国建筑开始加入打新一族。

继续阅读“[鼠眼观市]加入打新一族”

[鼠眼观市]谁在证明自己比市场更聪明?

本周上海证券报上有一篇流传颇广的文章,叫《没人能证明自己比市场更聪明》,作者是哈尔滨某金融研究所所长田立。这实际上是一篇讨伐当前谢国忠、叶檀等风险警示者的“檄文”——正如搜狐证券频道首页上推荐此文时所用的那个更具煽动性的标题——《请谢国忠叶檀们给予股市起码的尊重》。其中有两段关于信贷激增的论述:

继续阅读“[鼠眼观市]谁在证明自己比市场更聪明?”

[鼠眼观市]新股改革路在何方

股市走熊,IPO暂停;股市回暖,IPO重启。这似乎已成为中国股市的一个惯例。尽管这次新股开闸搞了个“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来给大众打气,但随着近日来桂林三金的发行价、中签率逐步揭晓,股民朋友们悲哀地发现,我们又不幸被忽悠了一回。

继续阅读“[鼠眼观市]新股改革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