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被套过的股民不是真正的股民。
2.市场永远不会按照多数人“想当然”的方向发展。
鼠言鼠语
央行的组合拳在疯狂的群众面前又一次败下阵来。翻开近一年多的上证综指日K线图,只要看到穿头破脚的低开高走大阳线,十有八九是央行在这天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存贷款利率。面对无所畏惧的地下游资和蜂拥而入的新股民,我只能傻看着日日飙升的杭萧钢构、吉林敖东们发呆。
[注:本文是Lili的《佛教文化概论》期末结课论文]
[注:本文是Lili的《西方现代派文学选读》期末结课论文]
因为五一放假时在金科云湖天都订的房子需要在近几日交付房款,本周我已大幅减仓。从春节到现在,我说了三个月的“卖股买房”,一直拖到现在才终于付诸实施。不过这段等待终究没有白费,让我没有错过从3000点到4000点的顺风车。
2006年上半年,可算作牛市的第一波。五月中旬,当大盘突破1600点时,有媒体惊呼:从1300点到1400点,用了37个交易日;而从1400点到1500点,用了7个交易日;从1500点到1600点,只用了3个交易日。“加速”往往是“见顶”的征兆,于是两天后,大盘果然噌地一头栽了下去,陷入了长达三个月的调整期,直到八月底方才重现牛气。
4月30日央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样仅仅在4月内央行就已经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4月6日的那次,上证指数好歹还是“习惯性”地低开了30点,然后反身走高微微收红;4月30日的这次,大盘干脆把这个装模作样的“低开”也省掉了,直接高开高走大涨80余点。这样,顺理成章地,“调控”也成了“利好”——理由很有意思,因为出台一个调控措施意味着短期内不会有更严厉的调控措施。
我必须要对自己近两周来的浮躁心态作出检讨。佛语曰:“无欲则刚”。当欲望在与理性的较量中占据了上风,心境便难以保持宁静,思维也会渐渐变得愚蠢。自从春节以后,我就一直“计划”在四月底之前套现离场,以便实现在五一长假期间给家里买房的心愿。然而在股市里,任何人都不会成为主宰,除了市场本身。经历了两周躁动的折磨后,我发现我自己正在变成我一贯讽刺的那种总是奢望依靠运气垂青而获利的股民。终于,本周最后几天的一场透雨及时地浇醒了我。戒除欲望,我可以心如止水,笑看潮起潮落;欲望缠身,我便堕入俗尘,茫然不知所以。
1.31暴跌,市场历经9个交易日才恢复元气;2.27暴跌,多方耗费16个交易日方得以收复失地;4.19暴跌,第二天就疯牛依旧。本周五的反弹,是不折不扣的“报复性反弹”——沪深两市加起来竟只有10只股票收出绿盘。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算是“最后的疯狂”?从3049点到3623点,从1106亿到1895亿,人们对不断刷新的指数与天量纪录已经麻木。3600点的高岗上,鲜花掌声与泡沫论一起绝迹。
也许真是“空头不死,多头不止”,本周多方主力几乎不给空头留下任何机会,巨大的量能配合连续的逼空走势,将上证3500点和深成指万点两大关口轻松攻克。尽管每天总会出现一两波或大或小的盘中跳水,但最后总是适时地化险为夷,以至于有媒体文章感慨“每一次回调都是买入的机会”。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温水煮青蛙”的寓言——当跳水已经成为习惯,当人们对“狼来了”已经麻痹,真正的暴风雨也许就在不远处虎视眈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