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说,“政府作为监管者不应对股市的涨跌负责,而应当为投资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保障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近两个月来指数的疯狂拉升可以理解为机构们在为股指期货布局,而管理层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高位杀入大盘蓝筹股的新股民们就这样成为机构做空的刀下鬼,于是股指期货一天天地难产,深陷泥潭的机构资金终于不堪重负,以一场场疾风骤雨式的大跌给高昂的牛头及时地泼了一盆冷水。
鼠言鼠语
乱弹财经
成思危说,“政府作为监管者不应对股市的涨跌负责,而应当为投资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保障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近两个月来指数的疯狂拉升可以理解为机构们在为股指期货布局,而管理层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高位杀入大盘蓝筹股的新股民们就这样成为机构做空的刀下鬼,于是股指期货一天天地难产,深陷泥潭的机构资金终于不堪重负,以一场场疾风骤雨式的大跌给高昂的牛头及时地泼了一盆冷水。
调整终于如期而至。上证指数在持续三周的高位平台压力下早已危如累卵,一旦消息面和政策面的寒风吹来,大厦便在一夜之间倾覆。两市市值一周内缩水万亿,十年来的单日最大跌幅也在本周创下。谁为盛宴买单?我在三个月前提出的问题直到今日终于得到了答案。搜狐证券网站上一篇题为《本周股指暴挫近10%,破2700新进场股民全线套牢》的文章令人唏嘘。抱着发财梦投入这场游戏的人们永远看不清市场的真实嘴脸,不管他们在事后故作镇静地总结出多少所谓的“经验教训”。
不错,我仍然在继续看空。尽管我已连续看空三个月,市场却以一波胜似一波的凌厉攻势回击了我的乌鸦嘴,但这并不能扭转我脑子里的那根筋。价值决定价格,尽管在某些特定的时期看起来价格会跟价值相差得非常大,但价格终究会被价值拉回正常的轨道。本周星期一,疯狂的大盘一度令我发出“疯牛狂奔奈若何”的感慨,然而接下来的四天的泼头冷水又把我们狠狠地从天上摔了下来。
如果不算用友软件上市首日的短暂触百,不经意间,距离亿安和紫光上一次实现百元神话已经过去了七个年头。七载春秋,昔日风流早被雨打风吹去。看着今天股价仅有个位数的宝利来和紫光股份,谁会记得起那曾经的刹那辉煌呢?
狂奔的野牛终于停下来歇口气了——本周后两日上证指数连续两根中阴线竟是近半年来大盘第一次像样的调整——上一次类似幅度的回调已经要追溯到去年7月末了。分析师们对股市未来走势的看法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而分歧的焦点仍然在于“价值”:
1.核心蓝筹股的基本面是否足以支撑其股价持续上涨;
2.中国股市合理的整体估值标准是多少;
3.在资金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传统的估值体系是否已经颠覆。
2007的头两个交易日似乎有点出乎意料之外,但实实在在又在情理之中。很难想象以中行的臃肿之躯和寒酸的财务报表,竟能在4日上午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封住涨停。市场已经进入了癫狂的状态,没有人关心这些所谓“大盘蓝筹股”的基本面,每个人都在谈论人民币泛滥带来的美丽前景。我已经连续数周看空银行、地产这两大高估值板块,我承认因为我保守的性格,我对泡沫碎裂时机的判断太早了些。然而该来的总会来的,在一个走向成熟的市场里,价值规律终究会发生作用。两大银行在4日下午的跳水表演和5日意料之中的巨量跌停,给忘记了历史的股民狠狠地敲了一闷棒。
元旦的钟声就要敲响,我们即将告别激情澎湃的2006。回望06,几多感慨。
从8月下旬到本周末的17周里,上证指数周K线有15周收阳,而仅有的两根小阴线事实上也只能称作横盘。三个月以来,均线系统持续发散,加速上涨态势愈演愈烈。各大证券媒体一片歌舞升平,纷纷豪气干云地展望明年3000点乃至十年长牛。
2245点终于被狠狠地踏在了脚下——本周大盘的连续上攻甚至已经不需要疯狂的量能来支持。自从11月下旬以来,我已经连续数周看空后市,然而市场却用一波又一波强势上扬来嘲弄我的胆怯。我还那么年轻,可是我的文字却那么保守而缺乏激情。看看主流证券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激情颂歌,再看看自己博客上那几行无力的“谨慎”言论,也许我真该感叹自己未老先衰了。
“天量天价”是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股谚。然而,当历史的轮回再一次重复的时候,心怀叵测的分析师们依然装聋作哑,让懵懵懂懂的大众股民们再一次体验到了“机构为刀俎,散户为鱼肉”的滋味。